汉心:“价值虚无”引发的不单是人心涣散
“价值虚无”引发的不单是人心涣散,还会导致一些人把痛苦当玩笑,把暴力和人伦悲情当游戏,从而遇事麻木不仁,冷眼旁观,谁对谁也不上心。这不仅可以为歪门邪道撑腰打气,还可以就此告诉公众,所谓意义就是无意义,没有安身立命的精神依靠和崇高感,也无值得捍卫和坚守的美德和真理。人,只需依法吃喝,打情骂笑就是好活法,就是进步,就算是不枉此生的好福气。
现代人的困扰就在于“微信、推特敞开了一切,似乎能了解更多,但却更加不了解,不少人叨叨不停,却鲜有倾听的耐心,社交网络“点赞”频频,却少见入情入理的“过脑”阅读与分析。
民主化,大众传媒为争取言论自由,思想解放可以随心所欲,乱讲乱说,但却鲜有基于同情的关注而对发言者表示敬意。结果是人们非但疏远了线下的互动与交流,还因逆袭了权威和经典而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既忽略了对人际关系的维护,也对要紧的事不再用心。有太多小圈子吵吵嚷嚷,却丢掉了待人处世的真情实意,既疏远了无缘忽视了关于与社会的联系……。
尤其当下,无论学者、公知还是寻常百姓,民间讨论时事,关心公共问题的兴趣点,思维方式,多数都是通俗小说、民间传统戏曲的老调子,即纠缠于明星八卦,财富排名和领袖秘闻,热衷小人物逆袭翻身的运气征兆等。
据此旁观,社会议题如果扭结于“春秋笔法”,或《故事会》戏说是非 ,拨弄点饭局趣味,助燃社会坏情绪或许不错,也能激发时评家及其粉丝保持“怒气高涨”,但于社会心理建设不仅效果存疑!还会让爱好者心情苦闷、落魄而误了光阴,耽误生计。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建构”的发生学变量,不单是核心人物一厢情愿的顶层设计,更是综合了人文评价,道德理想和经贸态势,国家财税来源与权力科层的组织效能,以及多数人对未来的期许和耐心等。
尤其在中国,人文情怀,经济能力和政治形态的结构变迁,势必促成执政者“与时俱进”,随机应变。
重新理解中国社会演变史,举凡大一统中央集权,内圣外王及其天命观,其实并非以往所说的专制主义和权力依附,皇帝更像是一种的正当性国家理念或肉身图腾。故当下中国与西方虽然都叫政党体制,但其出处仍然是中国历史和人文规训的结果,不过是“借壳上市”获得国际许可而已。运行机理仍是老中国江山一统,人文化成,天下主义的现代活学活用,是对以往权力结构的“扬弃”而顺势切换为政党立法。这种概念装置,现在叫“党政原则”替代一家一姓,或部族主权,其实仍是老中国道统的变向延伸,即有名无相,没有肉身设限,这不仅可以通过文法修饰、注解和随时翻新,还能持经达变,做到永远正确。
所以,决定中国未来的社会形态和政治道路,既不会复辟旧制度,也不可能自废道统,携洋破局。从大尺度讲,时间的单向性和空间的广延性,注定了任何历史事件都不会发生两次。
以中国体量之大,历史之长,国家道统在世界政治动力中属自变量而非因变量,故其离不开自性根本,它将一路向前而不受“浪漫主义”干扰。
其成败盛衰,不单取决于地方沉淀的人文惯性和底层基因,资本分布和人口规模,也关联到地理物候,国家主权与金融信用,以及全球化诸多变量的综合发力,是朝野内外权衡,反复博弈达成的结果。
(责任编辑:和通社)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