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艺术家杨苹作品:“不问东西”的艺术交响曲
本刊记者 田金文
忘物造境
读杨苹作品,时间似乎凝固,物与人在二维画布上呈现出多维意境,作者对绘画语境的把控很有趣味。
杨苹的作品,她有一种童真,是很有浪漫的情怀。为何我说杨苹的作品是东西方的一个交响曲?从技法、构图、色彩、颜料,都是用西方体制的,可她的画韵正好是一个东方的情怀。首先,她的作品很纯粹,有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二维画布,形成多维立方。我们可以从艺术家造境去全面了解点线面构成空间的美感,不仅是停留在技巧上,更多的是通过点线面,颜色,构成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精神。
内在决定外在艺术形式
黑格尔在《精神学》里分析的异化现象,自身矛盾向外寻求同一,外在同一朝向内在精神激发。纵观杨苹的作品,她已经从笔法技术等娴熟的构图中探索另一精神世界,与禅宗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相当吻合。艺术家的创造性必须建立一个全新世界,无关技法及画境,直指本质。何为本质?本质指艺术家精神的内核,如果通过语境去理解作品,这个可能就有偏差,像蒙娜莉萨作品,我们每个人,对蒙娜莉萨的解读都会不同,所以你以自己情感与见解去体会艺术家创作心境,往往无法完整,会造成我们对艺术家的误读。
作品,其实是作者本身在一定时间轴上创作心态的折射出来的物像,所以我们在内外的维度里面怎么去解读,这非常关键。因为创作过程中存在作者思维的易变及所谓的灵感,存在着失败风险,恰恰考验作者把控能力,好的作品产生相当不容易。
探索艺术空间延申
画家应该提供普通心灵未能到达的精神远方。艺术家不是功能性工具,而应当是精神世界的探索者。
吴冠中曾说:“南国风景南国情,南方的泥土吐清新。”南方的风景蕴藏着原始的生命力,蕴藏着真实的生活美感。杨苹她是湖南人,有着南方土壤的润度与细腻,决定她艺术基上的恬美。我们容易在她作品中找到这个润律,以及她内心阴柔的力量植入作品中,且有南方风月浪漫,许多画面中一直以童话形式抒发浪漫主义手法,不失细节中以概括意象表达,刻画新的语境,这是许多艺术家难以做到的智慧。
架上艺术在西方有上千年经验,传入中国有四百多年。但中国真正倾心学习油画也就这百余年历史。中国出现的第一代油画家是从十九世纪末才开始的,代表人物有李毅士、李叔同、李铁夫。其后有徐悲鸿、林风眠、吴作人、刘海粟等;中国的第二代油画家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去法国、日本等欧洲地区学习西方油画;另一批油画家在20世纪50年代去苏联学习油画;到80年代后出现了第四代青年画家。杨苹遭遇的是跨越现代主义绘画的后现代时期。
不管艺术形态怎么发展,架上艺术油画还是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当代从事艺术工作者极大幸事。
回归心灵纯度
西方艺术史传统写实主义到后面的印象派,还有立体派、野兽派、未来主义等等,在这些艺术脉络中,艺术的语言范畴越来越拓宽,她的空间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我们表达手法很宽,观念拓展的维度无上限,越来越向抽象领域探索。从西方艺术史的脉络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抒发艺术,就是那种感性奔放,从梵高到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等,都是充满着情感张力。这种艺术夸张造成形象上的变化,造成极强冲击力,所以我说西方艺术一直在拓展。我们要认识西方的艺术特征,是外放型,这点正好与我们东方文化是不同。我们的东方文化特点,正好是追求净雅。文化的基点是建立在极静的创作时间轴,我把东方艺术称之为净艺术,所以看杨苹作品,很容易看到这方面的个人文化基点,她的这种心态无意识赋予作品的纯净性,这是西方艺术家没有的素养。
人文思想是艺术基点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物化的过程,精神程度的高度决定了画面的质量内涵。目前国内很多艺术作品上看到的是匠气或是俗气,人为的模仿或抄袭,这都是低级的模仿艺术。 从这些低俗艺术中可以看出一个艺术家的文化修养。
从沸沸扬扬的前中国当代艺术研究院总监、号称当代艺术一面旗帜的叶永青教授抄袭事件中,可以看到艺术界许多伪装,这都伪装的背后其实就是缺少自我思维能力,抄袭成了必然。而一个艺术创造者如果不启动内在精神,不根植于人文土壤,他所表现的东西会很难创作出激动人心的作品。
博伊斯曾说“人人都是艺术家”,也有说“世界即审美”。这是从后现代哲学语境的认知,在转换了场境物境时间后出现的语言变异。这种转化,从当代艺术来看,很多艺术作品找不到语言的根本,而陷入了形式主义的细片化的漩涡,包括价值虚无主义的深渊。我绝对是不赞成这个观点的。在艺术的自由狂欢后,我们必须在精神上获得终极的突破。真如当代文艺复兴的倡导者、东方文艺复兴联盟主席刘浩锋所言:把艺术当做一项严谨的修行。用作品展现艺术家个体的精神与宇宙深处密切的全息联系。努力提升灵魂的质量。以此来驾驭艺术形式语言的大解放,才是真正的世界艺术的繁荣与复兴发展。
是以,我们必须对艺术持有严肃态度,否定艺术就是一个空洞的话题。正如宗教信徒,如果没有虔诚之信心,容易成了伪信徒,艺术创作者也应该持有对艺术的虔诚。杨苹的作品可以折射出她对艺术的虔诚追求。希冀将来也会诞生更能打动人心的大作。
(责任编辑:和通社《亚洲经济导刊》)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