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浩锋:用新哲学文化奠定当代文艺复兴基础
刘浩锋:用新哲学文化奠定当代文艺复兴基础
当代的中国文艺复兴与中国文化复兴,抑或近几年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的东方文艺复兴、世界文艺复兴,本质上都是源于中国文化哲学的现代化与全球化探索构建,以及它在文艺领域的繁衍成长。最早的精神源头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批具有人文使命与当担的代表性学者诗人,在《星光》杂志发表《掀起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一文。
这场运动的精神基础首先是民族性的,精神气质是世界性的。民族性是以民族文化核心要义的重光作为基础。世界性,是与时俱进完成中西文化内在的逻辑贯通与价值互补。经历了数十年的文化志士们的各种艰难探索,它的理论渐渐成熟起来。在多次国内外举行的高端文艺交流与展览中,足够应对欧洲文艺复兴至今已成滥觞的后现代思潮所蕴化的后现代艺术价值虚无化困境。欧洲文艺复兴依赖的形式逻辑线性思维方式与以个体为中心价值的人文基础,已经走到了自身的对立面。现代主义的理性已经被解构主义的手术刀肢解得七零八落面目全无。世界滑向了形式细片化与价值虚无主义的困境。世界有影响力的文化学者都敏捷发现,对治疗救西方文化危机的希望在东方在中国文化。
在此历史大转型背景下,当局也及时响应了民间的文化要求与呼声,提出了民族文化复兴的要求。随着官方介入,各种官方资金项目纷纷出台,大部分人不约而同把眼光盯向了复古儒释道文化。搬出了古圣人经典,乃字乃句、照本宣科起来。一时间华夏多少人办起了国学班,文化国学热如火如荼。
但是,儒家孔子学院在美国大学的铩羽而归,给当代的国学热提出了一个不容置疑与回避的迫切问题,那就是,简单的复古无法化解国内文化排序问题,更无法和西方耶回科学兼容共处的问题。现当代有很多大德纵横中西努力达成彼此间的平等与和谐相处,但终究难以避免深层次的冲突。
现代化,是近代中国至今,社会努力追求代表当今最高文明标志的要求。现代化的基础是科学逻辑,是数学语言。如何用世界主流的逻辑与数学语言来诠释儒释道,来创新构建新的文化体系与文明表征,这是近代开始的中西文化碰撞与冲突引发的宏大课题。21 世纪全球一体化地球村时代,文化的深度融合与探索在各个主流文化包括宗教与科学哲学基础上,构建共同的新的文化哲学与思想体系,这是化解历史与当下文化深层冲突的根本方式与出路。
作为早期中国文化复兴最核心的发起者倡导者之一,本人一直在探索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百舸争流千帆去,不见王者巨轮来。在这场朝野竞发的中国文艺复兴大潮中,真正能赢得世界与未来的,一定是能够在中国文化核心要义天道基础上,获得西方主流科学界学术界尤其是数学界与宗教界认可的文化巨匠。谁能把科学与宗教贯通,用数学的逻辑的方式,诠释清楚并贯通世界主流宗教的核心内涵,提示人类对心灵与宇宙的生命科学认知,谁就能统合中西文化,引领地球村时代的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在此,本人抛砖引玉,简略地陈述何为东方文化复兴?并进而回答时代关切的几个大问题。东方文化复兴依据的哲学与美学基础是什么?欧洲文艺复兴的惯性与历史荣耀还能继续走下去?
受后现代哲学思潮影响,由西方主导的世界当代艺术日渐式微已是共识。当代艺术虽然融入各种形态的艺术,但以后现代艺术为时代性主体。自欧洲文艺复兴至今,如果说,现代艺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影响并主导了世界艺术哲学与审美范式几百年。那么,后现代艺术则沿着现代艺术的轨迹,通过解构主义手法对自身的批判解构,滑向了颠覆自我的悖论困境,出现了价值虚无主义与形式细片化的困境。
由于西方分析哲学传统,后现代哲学与美学的演进,导致当代艺术史难以续写。艺术审美由于分析哲学、分析思维形成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解构批判,整个西方美术史的五个阶段,从原始艺术上升为古典写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到当代艺术,是图像由简单模仿向写实向印象向抽象,最后出现形式大解放,出现表现形式细片化的当代艺术困境,历史的轨迹又螺旋形绕了一圈,艺术审美亦从原始图腾、人与上帝合一的宗教艺术、人与上帝割裂树立个体至上价值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质疑个人理性二战时期的后现代艺术、走入价值虚无主义抛弃灵魂主体审美的当代艺术,是一个精神不断从朴素探索成长为宏大与普遍联系特征,又滑落到微小与离散的衰变自由化过程,历史又螺旋形运动,成了一个精神的历史困境。
这与罗素悖论引发的数学危机、福山的历史终结论、霍金的哲学死亡论代表西方文化无论哲学还是美学还是历史还是走入价值虚无主义困境。而爱因斯坦统一场理论的失败则见证以分析为特征的西方科学无法还原出世界整体运行真相与挖掘宇宙运行规律;而东方综合哲学与辨证思维与时俱进创新形成的哲学、科学与美学力量可以引领人类文化走出这一时代困境。
所谓价值虚无主义,就是审美脱离了审美主体。一切都是不确定性的。
所谓形式细片化,就是世界即审美,一切随意、偶发、自然的东西,都可以通过场域置换达成艺术的表现形式。这一始作俑者,是 1917 年,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用半工业品便池创作的作品《泉》,并成为了 21 世纪世界最昂贵的艺术品之一。
这一思想引发的对世界艺术的影响,尤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极为深远。在北京 798 艺术区和宋庄国际艺术区等地,可以到处看到毫无意识的色彩涂抹,为了追求创新的形式语言,在世界即审美的引导下,一切偶发随意的方式都可以作为一种创作表达。
行为艺术、大地艺术由此延伸出来。然而,在短暂的烦嚣过后,随着西方艺术资本的抽离,当代艺术尤其是中国的当代艺术旋即跌入冰谷。不仅当代艺术史无法续写,艺术家们精神上陷入了空前的价值虚无主义困境。
一切都可以是艺术品,一切都是艺术的状态。那么,艺术品如何变现,解决形而下的问题呢?每个人都热衷依赖一些批评家、收藏家建立一个在严酷的商业性环境下可以生活下去的圈子。丧失了审美价值标准后的艺术界,成了一个必须到处拜干爹干娘干爷干奶的艺术江湖。艺术变得异常功利而短视。
至此,欧洲文艺复兴开启的荣耀道路已经无法继续下去。西方艺术随着西方哲学的衰竭而日渐式微。
世界艺术的未来前进道路在哪里?世界艺术正处于大转折的当口。由于后现代哲学对现代主义中心价值个人理性的质疑,导致后现代艺术对现代艺术的颠覆。再往前看,正是个体理性替代了上帝中心位置的欧洲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导致了对基督教上升时期古典艺术秩序的颠覆。简单而言,就是西方艺术随着西方哲学宗教的变迁,不断从价值主体“人与上帝合一”,到人脱离上帝怀抱的个人主义替代上帝位置的现代主义艺术。再到质疑个人理性,解构一切传统中心价值的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艺术。
所以,当代艺术是以后现代艺术为主体融合各种艺术形态的大杂乱大混合时期,也是世界艺术黎明前的黑暗时期,它意味着世界艺术必须出现一次根本性的大转折,才能走出黑暗,看见旭日东升。这个世界艺术大转折,是以世界文化多样融合的大转折为基础的,它在世界艺术史的位置,就是爆发一场世界性的文艺复兴。它的思想资源来自于东方。当代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英国的汤因比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解决世界问题的希望在创新的具有世界眼光与时代性的中国文化身上。和学,在哲学上就扮演了这个责无旁贷的历史角色。
和学论证并提出:太极图作为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一个反映真理的图腾,蕴含一个普遍有效的数学公理——所有周长面积相等圆面积球容积最大。这对于东西方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的科学发展具有巨大的启迪。通过中世纪的一个数学原理“两个同心圆一一对应”,证明博爱心、大慈悲心是实现人与上帝合一的宇宙科学。它也解释了为何儒释道耶回五大宗教的核心智慧都是实现个体与宇宙或神或佛或上帝或真主等大生命的合一。
本人向学界郑重提出:只有逻辑工具与思维方式的转向,通过揭示太极图所蕴含的中国文化阴阳辩证逻辑工具与思维方式,以整体观驾驭形式逻辑的局部观,以合乎客观接纳矛盾的辩证逻辑驾驭假设基础上排斥矛盾的局部有效的形式逻辑,才能还原人与宇宙之间的本来关系,才能将人从虚无主义与形式细片化的困境解救出来,重新认知人与自然、人与上帝的互为亲密的关联。
但是,非常遗憾的。除了当代极少数学界泰斗之外,比如逻辑学家赵总宽教授等。由于缺乏逻辑学的训练与基础,导致很多学者与艺术家、批评家都看不到文化最基本层面的缺陷状态,基本处于自身的意识流旋涡里挣扎不出来,也就无法认识并找到真正前进的道路。
本人进而确切无疑地提出: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语言创新,来传播表达这一“天人合一”的价值认知与立场,就是参与推动一场自觉觉人的文艺复兴运动。所谓天人合一,它的另一种称谓,也许是“与上帝合一、与真主合一、与梵天合一、与神合一、与宇宙合一”。它的文化诠释与实现路径,是大博爱、大慈悲、大圆满心、无我利他的菩提心等,但都是实现个体与宇宙大生命整体的能量场的“同构”。所谓“两个同心圆一一对应”,个体要成长为更高级的生命状态,需要通过与宇宙大生命同构,获得宇宙深处源源不断的能量滋养。恰如,一叶一菩提。绿叶发菩提心与大树同构,才能从树根吸取营养获得开花结果。万事万物情
同此理。
艺术的审美创作与发心,一是基于艺术家的哲学素养与对新文化的吸收;二是基于自身的发心——心灵运动的方向。柏拉图说的,引导心灵秩序向善方向运动。不仅如此,发心要圆满宏大才能收获圆满的正果。艺术引导个体的精神跨越价值虚无主义困境,提升自身的精神质量,向更高级的生命状态攀升,完成世界文化的融合统一,这是我们正遭遇的最伟大最辉煌时代。
任何卓越的历史,都是有赖于一批自具使命、德才兼备的人物主动走入进程、续写历史。
(摘自《美学科学原理》序言,作者,刘浩锋,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摘自《美学科学原理》序言,作者,刘浩锋,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责任编辑:)
使用浏览器的分享功能,把这篇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