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理解东方
UN新闻
中国新闻
主笔纵横
亚洲人物
亚洲头条
亚洲新闻
亚洲经济
亚洲艺术
区域经济
学术动态
时政热点
欧洲观察
法治调查
特别策划
粤港澳深
美国资讯
艺术评论
视频新闻
投诉直通
首页
> 艺术评论
张傲谈毕加索:进入现代艺术的通路
文 / 本社记者 彤敏 如果对学术界,艺术史公论的判定还是要用坊间俚语来戏说,就是典型的流氓文化,根本进入不了学术界,是封建糟粕遗留下的伪科学。当下在艺术、学术界形成的显学范式套路的就是此类方…
时间:2019-10-28
文艺不能取悦“小时代”
本社主笔 汉心 文艺是人类应对生活熔炼出的精神与情感慰藉,是将人导向光明的协力与共勉,也可以说,它是直抵人性深度同心同德,守望相助的道义关怀和情绪表达。因此,就文艺属性而言,虽则有美学形态上…
时间:
从文艺史把脉“当代中国的世界性文艺复兴”
文 / 刘浩锋 现代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性的概念,每个历史阶段的人都有可能描述当时阶段性的事物给予现代性或当代性的标签。现代主义乃是特指以西方文化与文明作为坐标发生的概念。对于中国来说,…
时间:2019-08-12
电影《无问西东》等:解构主流价值后的世界主义
文 / 刘浩锋 钱穆说,民族复兴必须有民族文化复兴作为支撑。我坚信,中国梦开辟的新时代,需要新的中国文化复兴成果作为支撑,而不是无止境解构传统主流价值后传递出以西…
时间:
中国歌剧复兴:“入主流”、“立潮头”和“走出去”
文/本刊主笔 文硕 我们现在可以再次设想一下,20世纪前后,中国戏剧如果以中国传统戏剧聚宝库为基础,由此建立起一个入主流的、与欧美分别对接的中国现代戏剧体系:一个是歌剧体系,一个是舞剧体…
时间:
张傲:朱青生到底懂不懂当代艺术?
文/ 本社记者 张傲 年鉴性质是工具书,属信息密集型工具书,这和朱青生所提出的当代艺术不是个门类提法南辕北辙,自相矛盾。工具书能是当代艺术的工具书吗?恐怕工具性质本身就限定了当…
时间:
张傲:架上绘画具有无限可能
《星月夜》梵高的涡流般的笔触提示阴阳互换天道昭昭 文 / 本社记者 张傲 现代人的概念是茧房的产物,现代的标签隔断历史、屏蔽未来。基于“文化进步”的生态口号,非常急功近利地缩短时间和空间的深度沉淀完全是在…
时间:
刘跃儒:朱正与鲁迅研究
图片说明:朱正(中) 刘跃儒(左) 余勇辉(右) 摄 影:任璀洛 本社记者 刘跃儒 开 篇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也是诗中的时节,…
时间:2019-07-22
刘跃儒:唐浩明与曾国藩
刘跃儒:唐浩明与曾国藩 文/本社记者 刘跃儒 唐浩明,1946年生,汉族,衡阳人。其父唐振楚曾任国民政府考选部部长、蒋介石机要秘书,在唐浩明三岁时随国民政府去台湾,而将…
时间:2019-07-08
诗人徐玉诺:一个落选的“五.四”文化遗民
文/ 本刊主笔 汉心 现代技术扩张降低了人的外部压力,人的天敌就成了人本身,否则,就不会有优生学、社会差序和鄙视链等竞争性文明病,以及马克思命题中“异化”衍生的反抗与拯救。从现象生成及演化梯度来看,中国,尤其…
时间:2019-07-04
页面 2 of 3
«
1
2
3
»
推荐新闻
解读艺术家杨苹作品:“不问东西”的艺术交响曲
范长江画展在沪上海开幕
精神返乡:《子归城》的乡愁书写
刘跃儒:朱正与鲁迅研究
检讨历史文化中的“集体主义” (汉心)
重点中国歌剧之灯
中国歌剧复兴:“入主流”、“立潮头”和“走出去”
“人”的变奏(李爱红)
和通社广告
全球合作平台
亚欧集团
本刊2019第四期
本社记者全国两会现场采访湖南代表团
战略合作:
华新社华尔街时报
世界和谐基金会
政商参考
印尼讯报
北欧绿色邮报
亚洲新闻周刊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中国龙网
美国世界华人杂志社
日中商报
英国头条辰博新闻社
台湾两岸导报
日本亚洲通讯社
韩国新华报社
理事单位:
亚欧控股集团
湖南和学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管:
世界和学基金会
Copyright © 2015-2022 HKA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