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社艺术总监 高级记者
偶然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画友仇德树,已于2020年6月21日因病去世的消息,还真有点不敢相信。最后一次同德树兄见面是在去年由中视国学频道史主任主持的,于上海白玉兰广场举办的一次联合画展上,彼此还坐在一起叙旧。
认识德树兄,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他和笔者一样都从单位辞去公职专业从事艺术创作、研究。九十年代初至新世纪初,是中国一个重要的艺术变革时期,许多有思想的艺术家都以极大热忱自觉投身于这场艺术革命运动。(官方没有认可)笔者提出“传承出新”的艺术观点,在坚持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同时,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开创后来被美国艺术评论家罗杰·诘廷格称之为“融合主义”的画派。而德树兄则是提出“独立精神,独特技法;独创风格”的艺术观点,创作出一批“裂变主义”山水画。
仇德树原本是学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承石涛遗风。他认为: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千姿百态,尤其是宋元的山水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是最有东方艺术代表性的符号。古人“天人合一”的观念致使山水画达到出神入化的自由精神世界。宋元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体制,在儒家和理学主导之下形成了稳定与趋同的程式,中华文明的原创精神,被儒家文化的趋同性扼杀了,使中国山水画经过宋元高峰之后再往下就走向了愈来愈盆景化、微型化、程式化失去了画大山大水的勇气和胸襟。
仇德树开始思考如何恢复和发扬中国大山大水的精神,而他将要创作的大山大水的面貌必须焕然一新,不但中国人能接受,西方人也可以读懂。某年某月某日,他无意间发现地上一块裂缝遍布的石头,灵光一闪,他在那些裂纹里看到一双双瞪着苍天的眼睛,那是历朝历代精英们临死前绝望的眼睛,仇德树顿悟,这就是自己长久以来寻找的另类的艺术语言—裂变。它是精神也是形式,在它的美学里有传统的源泉,更有当代人的情思与感悟。仇德树认为:裂变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首先是一种哲学,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生。裂变就是世界本源,它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多层次、多角度、多种类的,也是一种规律。从细胞分裂产生生命,到能量大爆炸产生宇宙,这就是一个裂变的过程。同时,裂变也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仇德树决定把“裂变”作为自己的视觉图式、视觉语言,因为这正符合他的“三独精神”。从此,他踏上裂变主义之路一去不复返,直至生命终结。通过不断探索、实验研究总结出一套“独特技法”。撕纸,将半干半湿的宣纸撕裂,其毛边会形成曲折自然的岸线、峰线,再上色(丙烯颜料)组合成图案。裱拓,根据需要裱数层。然后在干了之后的宣纸上磨、擦、挖、雕致使出现有厚度的各种皴法,偶得妙趣于是开始显露出来。在宋元山水画的基础上,在传统水墨材质技术的基础上,在油画色彩学的基础上,“裂变”产生了“独创风格”。“独立精神”也得到充分体现。独立精神,说到底即难能可贵的原创精神,前无古人。
“裂变主义”的诞生,创造出一种新的绘画样式,确立了一种新艺术规范;其作品高级、大美、辉煌。具备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仇德树创作的山水,并非自然山水实景,而是他借以抒发内心情感的胸中峰峦。他作品中的色彩和光,尤其是“光”也不是自然光,竟是一种“奇异之光”。某次画展,一个女青年指着一幅“裂变主义”山水画向仇德树提问:“画面上的美丽色彩是否因为射灯照耀的缘故?”仇德树吩咐工作人员关掉射灯。画面上的美丽色彩和奇异之光依然存在。他解释:“画面上的这种光,并非自然光或灯光造成的,而是画里内层在画打磨之前就潜伏着的,假如科学家来分析,也许会证明这种光有一种科学原理,但这种光不是一种统一光源,也不是靠外在的光源,而是一种阳光普照般的由心灵发出的光。白色的宣纸是有利于表现这种光的,同时背后还有一层上了冷暖对比色的有裂痕的内层,由于内层冷暖与颜色深浅的对比,还有上层宣纸打磨所产生的光,在这两种光的交织下就会看到这样一种奇异的光彩了。这种光是我的作画技术的一种特色,是借助于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偶然性,我称为灵光。”
仇德树的裂变主义作品日趋成熟,也渐为人知,而相中他这匹中国千里马的却是一位洋伯乐,美国艺术史学家琼·柯恩女士。1982年,独具慧眼的琼·柯恩女士在上海的一次画展上,被仇德树的三件“裂变主义”作品深深吸引,后将这三件作品入选美国东部三个城市巡回展。1987年,琼·柯恩女士的著作《新中国画1949—1986年》在美国出版,仇德树三件作品被选印在扉页,并作画评。这本书在西方美术界深受欢迎,再版七次之多。
1985年,美国波士顿塔夫茨大学诚邀仇德树赴美做大型壁画,1988年,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邀请仇德树讲学;1992年,澳大利亚昆士兰默鲁基议会厅画廊、努萨雷琴画廊分别邀请仇德树举办个人画展。接着,仇德树又应邀赴德国,在Lommel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又在德国卡塞尔参加联展。墙内开花墙外香,这种现象在中国不足为奇。1994年,仇德树终于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翌年,他的作品入选在韩国举办的“第一届光州国际艺术双年展”。1996年,仇德树又分别于香港、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2004年,仇德树作品入选瑞士多个城市巡回展。2008年,仇德树再度假座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2007年,笔者全额出资创办的“上海香梅画院”经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批准,在上海市民政局社团局注册成功,于2008年假座刘海粟美术馆举行成立大会,仇德树被聘为上海香梅画院第一届副院长兼理事会理事。他积极参加本院一些如迎世博书画系列等重大活动。2020年上半年,笔者与仇德树在上海白玉兰广场联合画展上不期而遇,相谈甚欢,他却丝毫没有透露自己的病情,不愿让朋友们分忧。正当他的“裂变”日臻完美之际,却悄然离世,呜呼哀哉!
德树兄,在天堂里继续裂变吧。记下这些文字,权当祭文沉痛追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