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社高级记者、艺术总监 范长江
记者同陈香梅结识于1990年春,以后常有信件、传真件往来,香梅每年访华也都会和我见上一面,遂成忘年交、君子之交。随着对她了解加深,在报刊发表一系列介绍陈香梅的文章并先后出版两本关于她及其丈夫陈纳德将军的长篇传记《和平使者陈香梅》、《陈香梅与陈纳德》。前者出版之后,香梅还从华盛顿飞来上海,主持该书在上海书城的发布会。
本社高级记者、艺术总监范长江与陈香梅女士合影留念
2018年3月30日,陈香梅在华盛顿家里离世!噩耗传来,令笔者扼腕顿足,不能自已。2019年3月,陈香梅逝世周年之际,我们上海香梅画院假座东湾艺术中心,举办以《梅香犹存》为题的书画群展,以表对我们的名誉院长追思之情。
陈香梅,1925年6月23日出生于北京总布胡同十六号,家中行二。1941年陈香梅考入从广州移址香港的岭南大学中文系。岭大在抗日战火中几经转移迁至桂林,陈香梅从该校毕业之后出版了她的处女作《陈香梅散文诗歌集》, 1944年夏,战火逼近桂林,香梅率四个妹妹香莲、香兰、香竹、香桃去投奔时在昆明美国“飞虎队”战地医院当护士的姐姐香菊。逃亡途中被日军冲散,后被陈纳德将军派出的搜索队找到带回昆明飞虎队基地,陈香梅初识陈纳德。不久,陈香梅考入中央通讯社昆明分社,成为中央社首位战地女记者。
之后,她由于从小受其当外交官父亲的影响,在香港中学也受过英文教育,故被中央社派往美国飞虎队基地,采访飞虎队缔造者陈纳德少将。从相识、相知,到相爱,陈香梅与陈纳德婚礼终于在战后的1947年12月21日于上海虹桥路美华村五号(今虹桥路四百号)举行。婚后生下陈美华、陈美丽两个女儿。旅居香港、台北之后又于1950年定居陈纳德将军故乡——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门罗。1958年7月27日下午,已被艾森豪威尔总统授予三星中将的陈纳德终因肺癌不治而离世,享年六十五岁。
丈夫去世之后,陈香梅携一双女儿定居华盛顿,决定以一己之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从做家庭教师,从事翻译工作开始,直到成为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布什等多任美国总统的顾问。历任:美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席,尼克松总统竞选委员会全美妇女委员会主席,美国共和党行政委员会副主席,里根总统特使,美国共和党少数民族委员会主席等职。
中美两国建交之后,首任中国驻美大使柴泽民携带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陈香梅表舅)亲笔信找到香梅,信中说代表邓小平邀请陈香梅访华。陈香梅将此事报告里根总统,里根总统遂委任她为美国总统特使访华。
陈香梅率团访华会见邓小平、廖承志的新闻,成为当时中美两国乃至全世界媒体关注焦点。
陈香梅与蒋介石、宋美龄及蒋经国交往很早。蒋经国任上,经陈香梅劝说:
“很多从大陆来台人员,离别大陆亲友已四十年,他们在大陆的亲友、长辈皆值暮年。如果不让他们回去看看,以后恐怕就晚了,也对不起历史啊。”
经陈香梅劝说及提出具体办法,蒋经国表示接受她的建议,但不知大陆方面态度。再由陈香梅飞北京向邓小平当面转达蒋经国意见,大陆、台湾双方达成共识,终于促成两岸开放探亲访友美事。
香梅此举功德无量,使得无数骨肉分离达四十年之久的家庭团圆。然而,台湾方面尚不允许两岸通商。1989年春,陈香梅以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身份,在美国、香港组织工商界人士成团访大陆。台湾方面则由笔者1984年访港时结识的朋友,富商朱伯舜安排;准备赴大陆之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未能成行。再于当年12月5日,陈香梅为团长,朱伯舜、郝福满为副团长的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经贸考察团,于当天下午七时飞抵北京,该团受到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接见、招待。
被媒体称为“破冰之旅”的这次北京之行造成两岸通商的既成事实,迫使台湾当局终于在1990年5月正式宣布开放对大陆的商务活动。而陈香梅也于当年5月6日再度率领改组之后的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经贸考察团访华,在北京受到江泽民主席欢迎,促使两岸关系向前走近一步。
时值陈香梅逝世三周年之际,写下这些文字以表笔者对她的缅怀之意。
斯人已逝,精神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