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展望欧盟经济
文/ 苑生龙
随着2018年欧盟经济有所放缓,但总体运行态势保持稳健。内需对欧盟经济支撑作用显著,主要是受益于低失业率及工资上涨拉动消费以及宽松货币环境助力投资增长强劲。但国际领域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英国脱欧、欧意预算分歧等内外不稳定因素已然对经济加速形成明显掣肘,欧盟经济中长期下行风险开始累积。预计2019年欧盟经济将进一步放缓至2%以下。
欧盟经济运行特点
经济延续复苏格局,前三季度增速放缓。2018年以来,欧盟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速分别为2.3%、2.1%、1.9%,总体态势较2017年明显偏弱。欧盟主要成员国增长也有所回落,德国二季度同比增速为1.9%,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点;法、意、西三季度同比增速为1.5%、0.8%、2.5%,较上年同期分别回落1.2、0.9、0.4个百分点。但同时,二季度数据显示欧盟实现全员普涨,其中希腊已连续六个季度保持正增长。另外,前三季度英国实际GDP同比增速为1.1%、1.2%、1.5%,呈现逐季加速态势。
内外需求整体回落,投资动能显著提升。2018年以来欧盟内需消费基本稳定,但增势出现放缓,一、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增速分别为2.9%、2.7%,为2016以来季度增速首次降至4%以下;欧盟进出口增速亦出现明显减缓,二季度总出口(含服务贸易)同比增长2.8%,总进口增长2.7%,增速均较上年同期下降2.1个百分点。1至8月欧盟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分别为12996亿欧元、12866亿欧元,贸易逆差130亿欧元,较上年同期3亿欧元的逆差规模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2018年以来欧盟投资需求表现强劲,一、二季度总资本形成分别同比增长3.4%及4.2%,显著高于去年平均水平。其中,二季度总固定资本形成增长3%,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工业生产高位回落,德国降幅明显。欧盟工业生产自2012年长期保持上升趋势,至2017年底已达到历史峰值。2018年欧盟工业生产呈现阶段性调整,前8个月中,有5个月工业产出呈环比下降。其中,7月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6%,8月份环比增长0.8%。分行业看,8月份主要行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其中资本品及非耐性消费平增速较快,分别达到1.2%及1.1%。分国别看,2018以来德国工业产出出现明显下滑,7月增速为-1.7%,8月为0%。
劳动力市场强劲,通胀率走势良好。欧盟劳动力市场延续向好态势,2018年9月失业率6.7%,环比不变,同比下降0.8个点,已创下历史最低失业率记录(欧盟自2000年1月开始统计整体月度失业率数据)。此外,欧盟总体工资水平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小时工资及非工资收入增速均增长2.6%。分国别看,欧盟各国失业率差异依然显著,9月份失业率显示,捷克、德国等工业国失业率最低,分别仅为2.3%和3.4%;希腊继续保持欧元区最高失业率,达19%。此外,2018以来欧盟通胀水平总体维持高位,至9月份,基于调和物价指数(HICP)计算的年化通胀率增长至2.2%,环比持平,同比增长0.4个点。分国别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三国物价涨幅居前,9月通胀率均超过3.5%;其他经济体中,德国、法国、意大利通胀率分别为2.2%、2.5 %、1.5%。
货币政策调向,量宽行将退出。欧洲央行10月份政策利率会议决议声明再次强调将在2018年12月之后退出资产净购买,其余内容与9月份决议相同,即维持三大利率不变,欧洲央行维持-0.40%存款机制利率、0%主要再融资利率和0.25%边际贷款利率水平,自10月开始缩减购债规模至每月150亿欧元,并于2018年12月结束QE。另据机构预测,欧央行首次加息最早为2019年三季度,在此之前,央行将主要通过前瞻性指引、脱欧策略调整等方式影响金融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格局。
2018全年增速与2019年经济走势展望
2018年以来欧盟经济增长放缓,但基本面保持稳健。其中,内需支撑作用显著,劳动力市场表现强劲,投资需求快速增长,消费者信心保持高位。但与此同时,欧盟经济面临的风险因素也在增多,流动性收缩、贸易冲突、金融资本市场波动等多重威胁都将对欧元区经济带来下行威胁。预计2019年欧盟经济增速将延续高位下调态势,将下调至2%以下。
消费及市场信心总体仍处于高位水平。欧委会发布的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显示,2018年以来欧元区消费者信心呈现高位回落,10月份终值为-2.7,但从中长期纬度看,当前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仍保持在历史高位(记录区间为[-34.7,2])。国别数据显示,欧元区及欧盟成员国的消费者信心普遍保持相对高位。德国11月GFK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0.6,显示消费者整体经济预期、购买意愿及收入预期依然较高。欧元区Markit综合PMI 2018年1初级58.8的历史最高水平,10月份调整至53.1。
劳动力市场及通胀水平均呈现罕见乐观表现。2018年以来欧盟劳动力市场和物价水平延续向好格局,其中,失业率降至6.7%的低位,通胀率保持在2%目标区位以上,劳动力与商品市场呈现出历史罕见的良好态势,对实体经济形成了有利支撑。在就业状况持续改善、薪资上涨、汇率贬值和能源价格传导等多元因素影响下,欧元区核心通胀水平有望继续维持在目标区间,这将显著提振欧盟整体经济环境,有助经济增速保持在稳定较快水平。
美国单边主义背景下,中欧务实深化合作加速推动,有助稳定外需及扩大产出。去年6月25日第七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会成功召开;7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与欧委会主席容克及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京举行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贸易战及全球市场波动风险加大背景下,中欧双方均“呼吁和支持经济全球化”,有意进一步深化经贸多领域合作及加强政策协调,会议成果包括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对接,加强数字经济、气候变化、金融业、农业和循环经济合作,争取在第20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交换中欧投资协定清单出价等等,显示出向好的深化合作意向。当前中欧关系稳定发展,必然有利于双多边护理合作,稳定市场预期及扩大相互贸易投资。
经济运行面临的下行风险
欧美贸易等领域摩擦加剧,外部风险上升。特朗普在经贸外交等对外领域继续奉行“美国优先”,2018以来美欧冲突有进一步扩大趋势。6月1日起,美国开始对欧盟输美钢铁和铝产品加征25%和10%的关税,特朗普还对欧盟对美出口汽车提出了征税威胁,作为回应,欧盟也已列出价值64亿美元的报复性贸易产品清单。在外交方面,特朗普不顾欧洲领导人劝阻,执意退出伊朗核协议,直接冲击了欧洲国家、特别是欧元区国家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益及欧洲企业在伊朗的经济利益。目前看,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倾向,将导致美欧关系及利益格局发生转变,相互间开放合作面临转向及不确定性风险,对欧盟、特别是欧元区国家负面影响正在进一步加大。
意大利预算问题持续发酵,制裁或引发区域性经济动荡。意大利政府将2019年预算赤字目标定为2.4%,远超欧盟为上一届意大利政府设定的1.6%赤字标准。
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若意大利政府在规定时间内未按要求作出修改,可由欧盟理事会牵头、欧盟委员会审议确定启动“超额赤字处理流程”(Excessive Deficit Procedure,EDP),程序启动后意大利将面临持续的财政监督,过渡期内若改进措施不符合欧盟的标准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制裁。EDP的启动将对欧盟与意大利的关系形成巨大冲击,财政负担及EDP巨额罚款可能成为意大利退出欧元区甚至欧盟的理由。未来意大利政府与欧盟在预算问题上的冲突,将继续使欧元承受贬值和波动冲击。
英国脱欧进程进入关键阶段,对区域经济影响仍存不确定性。英国与欧盟于去年11月13日就脱欧协议草案达成一致,脱欧进程已进入最后关键阶段。按既定流程,草案需经过英国内阁、保守党及议会的“三重审查”,最终形成英国议会批准的脱欧方案,预计脱欧进程将于2019年上半年最终完成。
一方面,脱欧将打破现有一体化格局,欧盟内外贸易复苏或受打击。英国是欧盟内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贸易主体,脱欧将直接影响欧盟贸易一体化进程,影响TTIP谈判前景,并将对部分与英国贸易关系密切的欧盟成员国造成较大影响,欧盟贸易复苏进程或将受到牵制。另一方面,脱欧将影响欧盟资本市场环境,或对投资扩张态势造成拖累。欧盟正在着力打造的资本市场联盟,该联盟旨在为公司和投资者清除障碍、灵活撬动资本、疏通投资渠道,为基础设施项目和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提供所需资本以促进增长和提高就业。英国是欧盟资本和金融市场的重要部分,欧盟股市一半资本通过英国资本市场筹集。英国“脱欧”对欧盟资本市场一体化带来打击,提高投融资成本并造成渠道受限,或将影响当前较为强劲的投资扩张进程。
由于2018年欧盟经济基本面保持稳健,但相较去年的较快增长,欧盟经济增速将呈现逐步下行走势。同时,要重视外部波动冲击因素,特别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脱欧等地缘风险,以及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对市场预期及经济前景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贸易风险升高、英国脱欧谈判,以及意大利等国放松财政等带来的不利因素, IMF去年10月预测显示,欧盟2018全年增速预期为2.2,2019年预计为2.0;欧元区2019年为1.9。
中欧关系长期保持积极稳定发展,高层互访较为密切,多领域合作不断深入。2018年是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机制建立20周年和中国欧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立15周年。双方在多领域合作上不断深入,已建立近70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
双边互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国
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2017年中欧贸易额6169.2亿美元,同比增长12.7%;2018年1-9月,中欧贸易总额5067.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其中出口3015.4亿美元,进口2052亿美元,分别增长11.6%、14.4%。中国输欧产品主要为机电、纺织品及原料、杂项制品等;中国进口欧盟产品主要为机电、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及精密仪器等。
近年来中国对欧盟直接投资呈现加速增长态势。中欧于2014年启动投资协定谈判。近年来,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加速增长,据贝克·麦坚时律师事务所数据显示,在2017年中国对外投资整体下降三成的背景下,中国对欧洲的投资规模则达到810亿美元,增长76%。2018上半年,新宣布的中国对欧洲并购交易额达220亿美元,9倍于北美地区(25亿美元)。从区位分布看,中国对欧投资高度集中于英、法、德、瑞典、意大利等国,对部分东道国投资并购自去年已出现激增态势。2017年中企对英国直接投资208亿美元,创历史峰值;中企对德国直接投资亦加速增长。
中欧多领域合作不断拓展
科技方面,中欧积极开展项目合作,涉及能源、生物技术、农业、健康医学、自然资源、环境等诸多领域,欧盟是中国累计最大的技术引进来源地。2012年9月第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宣布建立全面的年度创新合作对话。第三次对话于2017年6月在布鲁塞尔举行。文教方面,中国高校已开齐欧盟全部24种官方语言课程,截至2017年底,中国在欧盟国家的留学人员总数约30万人,欧盟国家共有超过4.5万人来华留学。2017年中欧往来人员总数约711万人次。此外,中欧在财政、金融、工业、农业、交通、信息技术、环保、水利、新闻出版、社会、卫生、司法、行政等领域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与合作。
新时期继续加强中欧合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协调,积极推进中欧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国际合作。积极维护中欧相互尊重、平等互信和互惠互利的合作原则,全面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继续深化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不断强化及拓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内涵,加强多领域合作,推动全球层面和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双多边政策协调,着力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推动更加开放、平衡、包容和普惠的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中欧政治合作,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和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并承诺遵守现行世贸规则。
二是强化优势互补,着力提升双边经贸投资水平。继续发挥高层对话在指导和促进中欧经贸关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双边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公平和互利合作,推动合作解决各自企业面临的市场准入问题。在贸易方面,以需求导向为基础,积极优化双边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发展。我对欧保持顺差格局,可考虑进一步扩大对欧方优质工业产品的进口,加强双方在装备制造、精密仪器、新能源技术、基础科学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合作;同时,契合近年欧盟经济平稳增长,需求有效回暖的有利时机,扩大对欧机电、通讯,装备制造工业制成品和中间产品、相关零部件等商品出口规模。在投资方面,就欧盟推动外资审查机制相关事项开展对话,妥善解决市场开放及企业准入等领域的关切问题。鼓励具有优势的中资企业开展对欧直接投资及工程承包等项目合作,深化双边在能源、交通、医疗卫生、通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三是加强中欧“一带一路”务实合作。继续推动 “一带一路”与欧洲投资计划以及扩大的泛欧运输网络合作对接,通过兼容的海陆空运输、能源和数字网络促进“硬联通”和“软联通”,并以此实现经济、社会、财政、金融和环境方面合作的持续深化。积极落实中欧互联互通平台第三届主席会议确定的《中欧互联互通平台近期行动方案》,强调合作要以市场规则、透明原则为基础,为所有投资者提供开放采购以及公平竞争环境,遵循现有国际准则和标准、各自的国际责任和项目受益国的法律,同时要考虑受益国的政策和国别情况。积极探索中欧开展第三方合作的创新模式。
四是促进互利共赢,全面提升人文等领域的双边合作水平。继续鼓励和扩大中欧官方与民间文化交往,支持在新闻、卫生、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支持相互举办文化周活动,积极参与对方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加强双方在青年、体育和职业技术领域合作,增进人民间的沟通和友谊。深入开拓双边旅游及文化领域市场,完善相关服务机制,简化过境手续,促进双边旅游文化等服务贸易规模再上新台阶。
本文作者供职于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