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不仅在竞技场上赢得了荣誉,更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激励了广大青少年关注奥运、热爱体育、参与运动,在华夏大地传播着体育成就梦想的磅礴伟力。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期许的那样:“大家很辛苦,很多人十年磨一剑、五年磨一剑。人生能有几回搏,拼搏是值得的。”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校思政课建设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师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应当把握这一契机,讲好奥运故事,弘扬体育精神,激发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拼搏精神。
一是讲好中国百年的“奥运三问”。在巴黎开幕式上,一个缓缓升起的奥运五环显现于人前。这是来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飞天五环”,16年过去,它带给观众的视觉震撼不曾减弱。
“飞天五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再度唤醒属于中国的奥运记忆。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向中国人发出震耳欲聋的“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枚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举办奥运会?”当时的中国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无人能够应答这个问题。哪怕是1932年,第一个中国选手刘长春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创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奇迹。1984年,中国运动员许海峰以566环夺得射击男子自选手枪慢射比赛冠军,拿下了第一块奥运金牌,我们才能回答几十年前先人留下的第二个问题。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正式演出。精心布置的烟火脚印点亮北京的夜空,29个脚印直奔鸟巢,这是29届奥运会的足迹,也是中国的百年奥运征程。
二、讲好为国而战的“爱国强音”。为国出征是每位体育健儿的荣耀,为国添彩是每个青少年的梦想。在巴黎奥运赛场上,这份“爱国强音”深深触动了无数青少年的心。网球运动员郑钦文在经历了长达3小时的激烈比拼后表示:“为国而战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即使疲惫不堪,我也愿意为了我的国家继续奋战。”乒乓球运动员王楚钦在赢得混合双打金牌后激动地说:“我愿意付出一切来换取这枚金牌,今天我终于做到了。”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在打破世界纪录后感慨道:“我不是孤军奋战,我的背后有着强大的中国团队支持,这枚金牌属于伟大的祖国。”在过去的奥运时光里,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一次次在巴黎赛场奏响,现场中国观众的热情欢呼仿佛是一堂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们将成为新学期学生们宝贵的“开学第一课”。
三、讲好自信豪迈的“平视一代”。习近平总书记说:“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本届奥运会潘展乐取得两金一银的佳绩,还顺便破了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他最后一棒游出45秒92的成绩,反超至第一位助力中国队打破美国队在该项目长达40年的垄断。
赛后正在接受采访的潘展乐更是透着不服输的劲儿,言语间颇有少年气,被网友调侃“正是爱告状的年纪”。年仅18岁的邓雅文用一枚金牌让更多人认识了一项“反重力运动”——自由式小轮车。
15岁的杨思琪是首位代表中国参加奥运冲浪比赛的选手。来自大山的她选择了征服大海,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顶尖选手,她成功闯进第三轮比赛,晋级女子组16强,在该奥运项目上为中国创造了最好成绩。“梦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成为你想成为的人!”正如冲浪板上所写。她克服万难,翻到了大山的另一端——用信念凝成的大海。
从黄雨婷和盛李豪拿下首金到“Queen Wen”创造历史,从杨家玉夺金,实现了大满贯到颁奖仪式上中国选手何冰娇一手握着银牌一手握着西班牙奥委会的徽章,从跳水小将全红婵霸气卫冕再到“百米飞鱼”打破世界纪录,上演“告状”小插曲“整顿”奥运会......本届奥运会“意气风发的少年”正逐渐具象化,他们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团结友爱的情怀扎扎实实刻在心头,面对强敌,无所畏惧!
这届“00后”从成绩到心态均已进入Next Level“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的火炬正实现交棒。“00”后亲眼见证国家面貌巨变,亲身感受时代红利发展,民族自信心显著增强,发展期望值明显提高。平视世界的底气,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深植于更加自信的精神根基。
思政课既要讲述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辉煌成就、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也不忽略我们在竞技体育中的短板和问题。思政课既要把讲好自己国家的运动员作为重点,也要鼓励学生欣赏其他国家运动员展现出来的美好特质。思政课既要讲好获得金银铜牌的领跑者,也不忘记那些陪跑者,他们同样值得致敬。
总之,巴黎奥运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极其丰富,思政课要与时俱进,讲述好巴黎赛场上的中国故事、中国成绩和中国声音,引领青少年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激励青少年提高技艺、奋勇拼搏,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者:李海燕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